中国珍贵生蚝入侵昆士兰!
繁殖极快,遍地都是,
将侵扰澳洲大部分海岸线!
如果捞来吃…
01中国生蚝入侵澳洲,繁殖能力极强!
一直以来,澳大利亚饱受红火蚁、瓦螨和鲤鱼等入侵物种的困扰,这些生物导致经济与环境成本不断攀升。
然而眼下,又一种外来海洋生物正悄然蔓延。
只是这一最新入侵物种不是别的,而是华人最熟悉的,蒜蓉、清蒸皆美味的生蚝!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该生蚝名为Magallana ariakensis,又称Suminoe或中国河生蚝,在中国、日本、印度和巴基斯坦广泛养殖。
它们体型庞大,可以长到24厘米长,且生长迅速,最快仅需15个月即可达到可采收规格,而本地悉尼岩生蚝则需要两年半至四年。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这一入侵物种于2023年6月首次在Bribie岛的运河系统中被发现,但昆士兰生物安全局(BQ)指出,从它们的体型和种群规模来看,其实际抵达时间可能至少早三年。
此后,在Moreton湾的多个河口,包括布里斯班的Kedron Brook和布里斯班河河口Pinkenba附近的Boggy Creek,都检测到了这种入侵性生蚝。
目前,当局认为,这种中国河生蚝,很可能是通过国际航行船只“搭便车”进入昆士兰东南部的。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BQ 海洋生物安全主管Anita Wohlsen表示,这种有害生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巨大的体型。
“它们的外壳呈片状,与本地生蚝略有不同,随着体型增大,这一特征会更加明显,” Wohlsen说。
此外,入侵者的内壳缺少本地生蚝常见的细小脊状结构,并具有独特的紫黑色疤痕。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这种中国河生蚝可附着于水下及漂浮设施,如桥墩、浮码头和船只,并能栖息于浅水区和泥泞溪流中。
由于它们表面常覆盖藻类,且初期难以与其他贝类区分,目前要确定其在澳大利亚的确切分布范围仍较为困难。
不过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与科学局(ABARES)于2024年8月发布的模型研究显示,中国河生蚝可能侵扰澳大利亚大部分海岸线,仅维州、塔州以及西澳和南澳南海岸部分地区得以幸免。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更令人担忧的是,中国河生蚝的繁殖能力尤为惊人,它们仅需两到三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,而悉尼岩生蚝则需要三年。
且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河生蚝是先雄后雌的雌雄同体物种,即生命初期为雄性,随后可转变为雌性。
“它们的繁殖效率非常高,这使它们成为成功的入侵者,” Wohlsen表示。
而随着入侵而来的问题,就是对本地贝类造成的影响。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02入侵物种对本地贝类构成威胁,不能捞来吃!
Wohlsen表示,它们可能携带疾病并对本地贝类物种构成威胁。
“它们与本地物种竞争栖息地,还会对基础设施造成污染,从而导致成本上升,”她说。
为此,BQ 正呼吁商业和休闲渔民在转移作业地点前,务必检查、清洁并晾干船只、设备和工具,包括船体、渔笼、渔网、钓具或潜水装备、锚和绳索。
澳大利亚入侵物种委员会也表示,长期环境影响难以估量。
“它(中国河生蚝)可能引入新的寄生虫或病原体,并传播给本地物种,”高级政策顾问Carol Booth说。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不过看到这里,可能有部分小伙伴想问,既然这是在中国等多地专门养殖的物种,那么能不能直接在澳洲捞来吃呢?
答案是否定的。
尽管中国河生蚝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水产养殖物种,以其丰满细腻的肉质和咸滑的口感而备受赞誉,但在澳大利亚,它被列为生物安全物质,这意味着捕捉、用作诱饵或食用均属违法,且违者可能被处以罚款。
BQ 强调,生活在城市开发周边环境中的中国河生蚝食用起来有风险。
“它们是滤食性生物和生物积累者,可以积累重金属和水中的其他物质,” Wohlsen解释说。
图片来源:abc.net.au
为协助监测其扩散,BQ 一直在培训昆士兰东南部的 OzFish 志愿者和生蚝修复小组,以识别中国河生蚝。公众如发现可疑个体,可记录位置并在安全情况下拍照上报。
然而,有观点认为这种快速生长、繁殖力强的贝类或许能带来积极影响。
昆士兰生蚝养殖者协会表示,考虑到气候变化、污染、疾病和洪水导致生蚝养殖挑战日益增加,澳大利亚当局应测试其水产养殖潜力。
“如果它表现出抗病能力,如果随着气候变化水温发生变化,而它能够稳定生长并适应良好,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养殖选择,”协会主席Andrew Robson说。
最后
虽然这一生蚝在国内是珍贵品种,
但也提醒大家不要随意捕捞,
遵守当地法规,
以免遭遇罚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