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中南部龙南郊外一座重稀土金属矿,摄于4月。 Keith Bradsher/The New York Times
中国已同意暂缓执行近期出台的部分关键矿产出口限制措施,但显然并非全部。
周四,特朗普总统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会晤后,中国商务部宣布将暂停执行10月9日颁布的出口管制措施,为期一年。
然而,中国并未公开承诺取消今年春季及去年冬季出台的早期限制措施。这些措施目前仍在持续扰乱全球供应链。
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话来说,10月的出口管制令是“对准整个自由世界供应链与产业基础的火箭筒”。该管制令要求,除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外,全面禁止出口可能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稀土矿、精炼厂及磁体工厂的技术或设备。

特朗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周四在韩国釜山会晤之后。 Haiyun Jiang/The New York Times
特朗普周四在韩国釜山与习近平会晤后表示,他预计这一年期的暂缓措施在到期前将获得延长。
但中国商务部称,计划对10月9日的管制条例进行“研究细化”。该条例因覆盖范围过广且表述模糊,已遭到欧美广泛批评。
或许更重要的是,中国商务部并未公开承诺取消今年4月及去年12月对关键矿产实施的严格出口管制。
4月的规则要求,除经商务部核发许可证外,禁止出口七种稀土金属及由其制成的稀土磁体。12月的规则则对两种制造特定半导体所需的金属元素,以及两种军用弹药所需的元素,施加了类似的许可管制要求。
欧美商界领袖及官员表示,目前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申请仅约半数获得批准。许多工厂从中国收到的货量仅够勉强维持运转,部分工厂甚至出现短暂停产。
中国欧盟商会上月表示,这些出口管制措施正在“危及全球供应链的稳定”。
需要稀土磁体生产刹车系统、汽车座椅等产品的工厂已无法补充常规库存。在4月管制规则出台后的前两个月,商务部尚在建立许可审批流程,期间仅批准了极少数许可证申请,企业被迫持续消耗库存维持生产。
短缺问题已导致稀土价格飙升。新加坡稀土顾问托马斯·克鲁默表示,用于制造刹车电机、转向电机及其他汽车系统耐热磁体的镝,在中国境外的价格已至少上涨六倍,达到每公斤1200美元。
中国决定暂缓10月的管制措施,或许是意识到此前低估了该措施对西方产业基础的冲击力度,以及这对中国“可靠供应方”声誉的损害。
“我的印象是,他们当时完全没意识到这个许可制度会影响到这么多产品。”克鲁默表示。
目前尚不清楚周四中美达成的协议对欧洲意味着什么。欧盟贸易官员定于周五在布鲁塞尔与中国代表团举行会谈。
中国在限制对欧出口稀土磁体的同时,同时要求欧洲降低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。
西方正开始大举投资,以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。但美国目前几乎没有能力快速提升稀土磁体的产能。
惠誉集团旗下国家风险与产业分析公司BMI的大宗商品部门负责人萨布林·乔杜里表示,美国要建立完全独立的稀土磁体及其他稀土材料供应链,可能需要10年时间。
另一个担忧是,中国是否真的会允许出口稀土加工设备,以帮助西方建立自己的供应链。稀土行业高管表示,今年早些时候,即便当时尚未出台新法规,许多中国稀土加工设备制造商在收到北京的行政指导后,就已停止出口。
乔杜里表示,在10月管制措施暂缓后,这些设备出口能否恢复,“仍有待观察”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